近日,“我國一孩生育率跌至0.5”引發關注。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賀丹近日發表的《建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 注重加強一孩生育支持》一文,指出一孩生育支持政策的重要性。在該文中,賀丹指出,一孩生育的萎縮和推遲是拉低生育水平的主要原因。我國總和生育率從2019年的1.52下降至2022年的1.07。分孩次看,一孩生育率從0.7跌至0.5,一孩平均生育年齡從26.4歲升高至27.4歲。能生且愿意生育第一個孩子的家庭數量明顯減少。一孩生育率下降將進一步降低二孩和三孩生育率,加劇生育水平下降趨勢。就目前我國的生育結構來看,一孩的提升空間還很大。
紅星新聞此前報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賀丹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提交了一份關于重視一孩生育支持的提案。其中就曾提到,我國總和生育率從2019年的1.52下降至2022年的1.07;分孩次看,一孩生育率從0.7跌至0.5。
總和生育率即等于各孩次生育率總和。這是否意味著50%女性終生不育?基于年度數據的總和生育率,應該如何解讀?
6月5日,西安交通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姜全保接受紅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一些研究證明,在生育推遲的幅度下降或者消失之后,總和生育率這個指標由于推遲效應變小時,會上升。所以,總和生育率這個常用指標,能一定程度上反映生育水平,但是受到生育推遲的影響,并不代表一個女性一生生育的孩子數量。
姜全保介紹,總和生育率是一個常用的度量生育水平的指標,它指的是如果按照某假想生育模式(15歲生育率水平是多少,16歲生育率水平是多少……49歲生育率是多少)度過生育年齡(15-49歲)的一個女性一生生育的孩子數量。在過去生育水平和生育模式穩定的情況下,總和生育率可以認為是一個女性一生生育的孩子數量,這是個假想的女性生育的數量。
但是,某一年份的總和生育率往往是由當年各個年齡段的女性生育率加總而來,她們屬于不同的時代,生育模式之間可能有明顯差別。姜全保指出,生育推遲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這個指標。比如西安交通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在2019年發表在Journal of Biosocial Science上的一篇論文指出,我國1990年到2000年總和生育率下降了1,其中40%是由于生育推遲引起的。
這樣一個基于當年實際情況的年度指標,極端情況下,如果今年所有的女性都把生育推遲一年,今年的總和生育率就是零,而明年的生育率會接近翻倍。
姜全保介紹,一些研究證明,在生育推遲速度變慢或者停止,推遲效應變小之后,總和生育率這個指標可能會上升。
紅星新聞記者根據《中國人口和就業統計年鑒》數據計算,2011-2020年的一孩生育率分別為0.669、0.797、0.774、0.72、0.555、0.69、0.668、0.643、0.659、0.626?梢钥闯,雖然整體向下,但有的年份偏低,有的年份回升。
“所以,總和生育率這個常用指標能一定程度上反映生育水平,但是受到生育推遲的影響時,并不代表一個女性一生生育的孩子數量。”
姜全保指出,中國的一孩生育率下降到0.5,不代表中國女性只有50%的生育一孩。如果想度量有多少女性最終生育一孩,可以看女性到50歲的曾經生育比例,即終身生育率。比如,根據2020年人口普查數據,西安市49歲的女性大概有5%還沒有過活產子女。這表明1971年出生的女性95%是有過活產子女的,也就是生育過的。
“我國女性終身無孩率接近10%”的話題數月前也曾引起熱議。2月11日的第三屆中國人口與發展論壇上,中國計生協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王培安表示,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當前,我國低生育率和家庭小型化趨勢明顯;女性終身無孩率快速上升,2015年為6.1%,2020年接近10%。
姜全保和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合作,5月剛剛在《人口研究》和《BMJ Open》發表的論文顯示,根據人口普查數據,中國49歲女性中有5.16%沒有過活產,在大專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女性中該比例為7.98%,在城市女性中該比例為6.29%。
姜全保強調,這個群體是2020年已經49歲的女性,即1971年出生的女性。后面的出生隊列,終身不育水平只會更高,應該引起關注。
因此,對于年度總和生育率,姜全保表示,這是一個反映生育水平的指標,但是會受到生育推遲的影響,所以會比女性實際終身生育的孩數低一些。但即使如此,未來終身不育水平的提高也會造成總和生育率的下降。
“一個是要對總和生育率,尤其是一孩生育率下降高度重視,當前國家采取了非常積極的生育政策,就是要提高生育水平。二是要提供多指標的比較,全面綜合地看待生育水平。三是要警惕終身不婚不育這個情況,采取一些措施應對。”姜全保如是說。
(文章來源網絡)
|